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,眼下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,天然的清凉感让荔枝成为了夏季消暑圣品。
但是,最近社交媒体频频刷屏的荔枝“黑料”劝退了不少想要尝鲜的小伙伴,比如#吃荔枝会得荔枝病 #吃荔枝开车被查出酒驾 #吃荔枝低血糖……
这荔枝,究竟还能不能愉快地吃了呢?
01
为什么吃荔枝会得荔枝病
在大量进食荔枝后会出现明显的低血糖反应,被称之为“荔枝病”,虽然症状很简单,但其发病原因却是多方面的。
首先,荔枝富含的果糖虽然能为人体供能,但必须通过肝脏来进行代谢,在酶的作用下转换成葡萄糖、糖原等,相较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葡萄糖的供能途径来说,能效相当低。
虽然荔枝含糖量高,但果肉由大量水分构成,只吃它来“饱腹”并不可取。一旦肝脏的加工速度不够快,无法产出足够的葡萄糖时,就会出现“入不敷出”的情况,导致低血糖。
△ 2017年刊发在《柳叶刀》上的关于荔枝所含毒素的研究
其次,荔枝中含有两种特殊的物质——“次甘氨酸A”和“α-亚甲环丙基甘胺酸”,它们会破坏人体内的脱氢酶,阻断葡萄糖的生成和抑制脂肪酸代谢,从而使血糖降低。
本来空腹时血糖就会下降,如果再吃大量的荔枝,体内储存的糖原耗尽+没有新的葡萄糖供应,就容易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。
但可以放心的是,这两种“毒素”主要存在于荔枝核中,特别是未成熟的荔枝中含量更高。
02
吃荔枝竟然会被查出酒驾?
△ 微博热搜里的“荔枝酒驾”新闻
其实不止荔枝,榴莲、芒果、葡萄等糖分含量高的水果也是一样,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,会伴随一定的“无氧呼吸”,此过程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。
此外,荔枝中的糖类物质的大量摄入会给口腔中的细菌提供养分,导致其生成酒精、甲烷等物质。两者相加,吃完荔枝的你自然可能会引起酒精测试仪的误报。
几颗荔枝下肚,如果意外被吹出了酒驾,跟交警说明情况,漱漱口等几分钟再测试,或者抽血检验,都能与饮酒区别开,莫慌莫慌!
03
如何正确优雅地吃荔枝?
荔枝不仅剥起来有技巧,吃起来也有讲究,这几个误区可千万别踏进去。
point 1:食用荔枝不能过量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,成年人新鲜水果每天的摄入量约200-350g克,按个头算也就差不多10来颗荔枝,咱吃的时候得心里有数。
point 2:不要吃未成熟#绿色~半红半绿#的荔枝(特殊品种除外),不要空腹吃荔枝,特别是儿童等抵抗力低的人群。
point 3: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荔枝壳表面的保鲜剂及农药,避免剥壳时污染新鲜的果肉,用清水或盐水浸泡冲洗干净即可。
point 4:水果、甜品、饮料、精制谷物等含糖量高的食物都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负担,适量补充NMN,能够迅速提高人体NAD+水平,提升糖类脂类蛋白质等能量和物质代谢效率。
看了这篇科普文章,你是否get了感受杨贵妃快乐的正确方式呢😍